古詩詞里,誰是動物圈網紅?

發(fā)表時間:2020-12-23 來源:《中國生態(tài)文明》雜志 作者:楊明森

古代詩人描寫最多的野生動物是什么?這個問題很應景,也很有趣。

在傳唱甚廣的經典古詩詞中,出現(xiàn)頻率最高的野生動物,不是登枝報春的喜鵲,不是仙氣十足的各種鶴,也不是八面威風的老虎和快遞吉祥的梅花鹿,而是到處可見的小小候鳥,燕子。

特別是詩詞鼎盛時期的唐與宋,幾乎所有大詩人都寫過燕子。 王維、劉禹錫、李商隱、賀知章、杜牧、溫庭筠、歐陽修、蘇東坡、陸游、辛棄疾、柳永、李清照等等,都寫過。

粗略統(tǒng)計一下,直接寫到燕子的詩作,李白有20多首,杜甫有40多首,白居易多達50+。詩人生在唐宋,如果沒寫過燕子,簡直不好意思開公號,成不了網紅。

 

賀知章的一聯(lián)名句,往往讓人想多了。

而大詩人晏殊,竟然忍不住要洗稿。

 

古人寫燕子,經常跟春天聯(lián) 系在一起。

春天有個節(jié)氣,叫春分。顧名思義,春之中點,在全國大尺度上,春天正好過了一半。當然, 東北等寒冷的地方,此時還是早春,冰雪融化的桃花水剛剛退去, 春風浩蕩而地皮漸干。

春分這一天,晝夜等長。下次晝夜等長,就要到秋分了。 秋分是秋的中點,謂之平分秋色。

春分與秋分,景色完全不同的兩個節(jié)氣,卻有一個共同標識,就是燕子。春分,燕子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;秋分,燕子陸續(xù)南飛越冬。

雖然與春分和秋分都有關系,燕子卻始終代表著春天。而秋天,則屬于另一種候鳥,雁。碧云天,黃花地,西風緊,北雁南飛,曉來誰染霜林醉?那種意境與春天不在一個色系。

還是用一句有點落俗套的話來形容吧,燕子是春天的使者。

既然被稱為使者,必定有點兒來頭。燕子這小精靈,早在商 代就是圖騰,并且有一個彌漫著 哲學與神秘氣息的古名,玄鳥。 古語說,春分一候玄鳥至, 二候雷乃發(fā)聲,三候始電。

候,在這里是計算單位。我們知道,公歷七天為一周,其實挺不好算賬。而農歷五天為一候,就特別整齊。一個節(jié)氣分三候,每一候都有標志性的自然現(xiàn)象。

春分一候,燕子歸來;五天之后,打雷了;再過五天,可見閃電。北方有聲有色的春天,是 從燕歸開始的。

詩人看到的明媚春天,總有燕子。

櫻桃謝了梨花發(fā),紅白相催;燕子歸來,幾度香風綠戶開。這 是南唐詩人馮延巳的詩句,由于寫得太妙、太經典,幾十年之后的宋代詩人晏殊忍不住直接化用,只是把幾度香風綠戶開改為幾度風簾繡戶開。要是用現(xiàn)在的規(guī)則來判斷,晏殊這是抄襲,起碼算洗稿。

在人們心中,燕子一直是春天的形象代言人。

賀知章的《詠柳》說,碧玉妝成一樹高,萬條垂下綠絲絳。不知細葉誰裁出,二月春風似剪刀。這詩寫的,讓后人追了一代又一代。詩人想象中的剪刀,分明是和煦春風,不知怎么回事,卻總讓人往多了想,想到輕盈的燕尾。

春態(tài)淺,來雙燕,絮撲窗紗 燕拂檐。有了燕子,春天更鮮活,更生動。

假如沒有了燕子,那些著名 詩句就少了意象和點睛之筆,小 資們的傷春與惜春就缺了些寄托 與由頭。

 

杜甫寫了燕銜泥,白居易也寫燕銜泥。

一個拿鴛鴦對比,一個以黃鶯作參照。

 

詩人描寫春燕,筆墨集中在勤勞和歡快,從而渲染了春天特有的朝氣。

杜甫說,遲日江山麗,春風花草香。泥融飛燕子,沙暖睡鴛鴦。

遲日,即春日。陽光和煦,春色無邊,拂面微風帶來花草淡香。這樣的美好時光,應該怎樣 享受呢?鴛鴦睡在暖暖的沙灘上,一定很舒服。而燕子正在歡快地飛來飛去,銜泥筑巢。同樣都是不負春光,燕子與鴛鴦各有各的 追求,各有各的快樂。

白居易的《錢塘湖春行》,也突出表現(xiàn)了燕子的勤勞和快樂。寫這首詩的時候,恰逢白 居易主政杭州。白刺史躊躇滿 志,干了很多利國利民的大事。 比方說整治西湖,就堪稱生態(tài) 治理和水利建設的大手筆。那道白堤,與蘇堤一起,成為兩位詩人官員留給西湖和杭州的 無字長詩。由于詩人內心沐浴 著春陽,筆下的西湖之春也就格外靈動。

其中有兩句,寫得非常精妙。亂花漸欲迷人眼,淺草才能沒馬蹄。白居易描繪的春天,點點繁花,欣欣然正讓人眼花繚亂;離離新草,淺淺的剛好沒過踏青的馬蹄。后人評論說,亂花與淺草,迷人眼與沒馬蹄,絕了。尤其是花而言其亂,這個亂字,用得巧,用得奇,用得險。

而這樣驚艷明媚的春色,只是背景和烘托。詩人重點描寫的,是青春洋溢的燕子,以及快樂的黃鶯。幾處早鶯爭暖樹,誰家新燕啄春泥。這一聯(lián)才是詩眼,是特寫鏡頭。黃鶯,在吐出新綠的枝頭上,爭相歌唱;燕子,飛進飛出啄泥筑巢,忙碌而歡快。一個春字,把泥寫活了;一個啄字,把燕子寫活了。

春天歌唱的鳥兒,不止黃鶯。而銜泥筑巢的,只有燕子。

詩人觀察春天的燕子,首先注意到了燕銜泥。所以關于春燕銜泥,就有很多優(yōu)美詩句。比如, 飛燕銜泥帶落花,乳燕銜泥春晝長,海棠花謝燕銜泥,歸來卻喜燕銜泥。

燕銜泥,成為春天里的獨特風景。

燕銜泥,是勞動的美,快樂的美。

 

杜牧的家,應該是泥草房。

文天祥把無限感慨,寄托于燕子。

 

春燕銜泥,銜到哪里去了呢? 杜牧說,何處營巢夏將半,茅檐 煙里語雙雙。杜甫說,旅食驚雙燕,銜泥入此堂。

人們習慣了生活里有燕子,習慣了與燕子共享煙火氣。燕子在屋里嘰嘰喳喳,使主人的生活 平添了情趣。

屋梁上,燕子一直歡快地暢聊,不知說的什么事。正在閑睡的北宋詩人劉季孫被吵醒,反而覺得這個午后更多了些恬淡。他在詩中寫道,呢喃燕子語梁間,底事來驚夢里閑?

有一年,燕子歸來的晚了幾天,唐代詩人戴叔倫不禁感到莫名的惆悵。他看到一片沙洲之上,杏花籠罩在迷蒙煙雨中,已經沒有先前那么鮮艷了,眼見春色一天天褪去,而燕子卻遲遲沒有歸來。觸景生情,詩人寫道,燕子不歸春事晚,一汀煙雨杏花寒。

作為朋友甚至親人,燕子被賦予了多元的美好形象。

《詩經》,以燕子說愛情。所謂比翼雙飛,新婚燕爾,原本說的都是燕子?!对娊洝氛f,思為雙飛燕,銜泥巢君屋。

北宋詩人晏幾道,以燕子說思念。花落人獨立,微雨燕雙飛;羅曼清寒,燕子雙歸去。

南宋詩人文天祥,以燕子說國破家亡之恨。他的《金陵驛二首》有兩句寫道,滿地蘆花和我老,舊家燕子傍誰飛?遍地的蘆花跟我的頭發(fā)一樣花白,城里的人們 紛紛逃難,不知道家里住的燕子現(xiàn)在怎么樣了?

白居易的《燕詩示劉叟》,以燕喻人,描寫父母養(yǎng)育兒女之不易。詩人首先描寫燕子的辛苦。梁上有雙燕,翩翩雄與雌。銜泥兩椽間,一巢生四兒。四兒日夜長,索食聲孜孜。青蟲不易捕,黃口無飽期。觜爪雖欲敝,心力不知疲。須臾十來往,猶恐巢中饑。辛勤三十日,母瘦雛漸肥。喃喃教言語,一一刷毛衣。再寫燕子的失落。一旦羽翼成,引上庭樹枝。舉翅不回顧,隨風四散飛。雌雄空中鳴,聲盡呼不歸。卻入空巢里,啁啾 終夜悲。詩的最后幾句,雖然是在勸說燕子,詩人自己卻已經深深感動。燕燕爾勿悲,爾當返自思。思爾為雛日,高飛背母時。當時父母念,今日爾應知。

 

李白那句三飛四回顧,不知打動了多少人。

劉禹錫的烏衣巷口,到底說的什么意思?

 

燕子南飛,并不像大雁那樣,一會兒排成人字,一會兒排成一字,因此缺少一些儀式感。

小的時候,秋風乍涼的某一天早上,發(fā)現(xiàn)燕子不知什么時候不見了。長輩說,燕子上南方了。 兒時想象中的南方,遙遠而縹緲。那里也有個跟我們一樣的家嗎?家里也有爺爺奶奶爹媽姑姑弟弟妹妹嗎?用現(xiàn)在的思維方式來想,燕子如今棲息何處?那里可有WIFI和朋友圈?

其實,燕子飛走的時候,也有不舍與牽掛。

李白在《秋浦感主人歸燕寄內》中,把這個場景描述得很暖,很真切。胡燕別主人,雙雙語前檐。三飛四回顧,欲去復相瞻。

燕子,在有些地方也稱胡燕。啟程之日,燕子雙雙在屋檐下呢喃不止,那是在跟主人告別。大部隊已經一再召喚,燕子飛了又回,回了再飛,如此三飛四顧,依依惜別。

燕子的越冬地,最遠的是太平洋上的島國,最近的也在云南和海南。比方說從我的老家吉林梅河口一帶,即使飛到海南,也有兩三千公里。燕子不僅能夠準確地飛回北方,而且能精準地找到居住的村莊,還能找到家,用現(xiàn)代思維,可謂自帶WIFI。姑且不說神奇記憶和方向感,單說這小精靈的執(zhí)著,就足以讓人震驚。

劉禹錫的《烏衣巷口》,有一聯(lián)寫到燕子,成為詩眼。舊時王謝堂前燕,飛入尋常百姓家。

關于這個名句,有兩種解讀。一說,王謝兩大家族的輝煌已成如煙往事,王導和謝安兩位明相早已不在,他們當年富麗堂皇的府邸也不在了。昔日住在那深宅大院里的燕子,如今已經在尋常百姓家里做窩安家了。即使這樣,燕子也不肯離開這個巷口。這是何等的執(zhí)著?但我們更愿意相信 施蟄存先生在《唐詩百話》中考 證的第二種解讀,昔日王謝家族的宅邸還在,只不過已經成為平民百姓的家了,類似北京的王府成了大雜院,但燕子仍然不肯離開。這是主人曾經住過的地方, 燕子在等曾經的主人。

 

詩人為什么喜歡寫燕子?

除了詩意,還有一個重要原因。

 

在詩人眼里,燕子象征春天、勤勞、善良、快樂、友情、愛情、吉祥等等,所以寫燕子是自然而然的事情。

那么,另一個問題就出現(xiàn)了,可以表達這些美好情感的動物有很多,為什么詩人這么喜歡燕子呢?

這里有一個重要的原因。燕子與人非常親近。燕子,是與人相處最親近的野生動物。或者說,在所有野生動物里面,燕子是人相處最親近的朋友。

不信,咱們來看看。燕子和人,同在一個屋檐下。這種親近,沒有之一。

跟人親近的野生鳥類有三種,喜鵲、麻雀和燕子。喜鵲可以在院子里的樹上筑巢,卻盡可能在最高的地方;麻雀也在房上做窩,但一定選擇隱蔽處。

而燕子的窩,則在房檐下、門窗上最顯眼的地方,很多干脆就在屋里的房梁上,完全與人生活在一起。

燕子對人毫無戒心,晚上踏踏實實地在窩里睡覺,白天外出覓食,卵和待哺的孩子就放心地 留在窩里。燕子一家的起居飲食,完全公開透明,對人不藏一點隱私。

這是可以托付身家性命的大信任,需要幾千年的時間考驗,才能形成。

人對燕子的友好,確實值得信賴。甚至可以說,人與燕子之間的互信,超過了人與人。

愛護燕子的教育,已經持續(xù)了不知多少代。無論是出于敬畏,或者喜愛,抑或是忌諱,人們愛護燕子,拒絕傷害燕子,更是絕對不可能吃燕子肉了。

唐代詩人胡玢說得好,燕來巢我檐,我屋非高大。所貴兒童善,保爾無殃禍。燕子在我的屋檐下筑巢,不是因為我的房子多么高 大豪華,而是看重我們家大人孩子都善良,不會傷害燕子。

燕子與人親近,首先因為人值得親近。有的人家,燕子就不肯去。

燕子與人親近,還因為有人生活的地方,一定適合生存。換言之,燕子對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也很看重。

很多年以前,農村的燕子很多。那時候,燕子可以捕食的蟲子多,可以筑巢的屋梁和屋檐也多。那時候,燕子隨處可以找到筑巢的春泥,有爭唱的早鶯和嘰 嘰喳喳的麻雀。

后來,燕子逐漸少了。麻雀等鳥類,也少了。

由于大量使用農藥,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失去了原有的平衡,燕子等鳥 類能夠捕食的蟲子少了。

由于小河小溪小水塘接連干涸,燕子可銜的春泥也少了。

由于農家房舍紛紛改成防盜門,燕子進不了屋子了。

由于越來越多的農民搬進樓房,連燕子筑巢的屋檐也沒有了。

現(xiàn)在敢說燕子曾在自家屋梁筑巢的人,估計都跟我一樣,都是多少有點年份的農村人。

好在,近幾年情況有了一些改變,農村的燕子逐漸多了。

我們的生活正在走向現(xiàn)代,卻在不經意間漠視甚至傷害了最親近的朋友。付出這種代價,并非我們所愿。

 

(楊明森,中國生態(tài)文明研究與促進會監(jiān)事長)